中央医院紧急医学部门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陈文杰副教授(左)和副行政总裁(体验服务) 潘宜志副教授 在新书《坚守初心,携手抗疫》分享抗疫初期的经验,他们指出在面对未知的病毒时,主要沿用了沙斯疫情的经验,在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后才能保证病患得到妥善的照顾。(严宣融摄)
沙斯疫情期间同事牺牲的惨痛教训,让新加坡中央医院在对抗冠病病毒时采取以人为本的方针,先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才能最好地照顾确诊病患。
新加坡中央医院出版的新书《坚守初心,携手抗疫》,记录前线医护人员抗疫的心路历程。
该院紧急医学部门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陈文杰副教授和时任医院呼吸病学与深切治疗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的副行政总裁(体验服务)潘宜志副教授就在书中回顾医院抗疫初期的战略细节和反思。
陈文杰说:“我们很早就听说了来自武汉的病毒,并按照程序在急诊部门设置检测站,但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旅客数量之多。当时有很人来检测,我们也接收了本地首起病例。虽然我们之前有所准备,前几年也曾演习,但每天面对上百名游客来检测也难以应付。”
医疗团队最初缺乏对新病毒的认识,只能依靠沙斯疫情累积的经验应对。
当时,医院的各部门已经分队运作,每一只队伍都由曾经历过沙斯疫情的资深医生领导,虽然两种病毒性质不同,但20年前的抗疫经验是当时最重要的参照。
当时本地共有33人因沙斯病逝,其中五人是抗疫牺牲的医护人员。
潘宜志说:“沙斯疫情期间有同事不幸染疫牺牲,伤痛仍然很深,我们都不想历史重演,因此在疫情初期,我们很快就制定了防止病毒扩散的程序,包括制定分队系统避免交叉感染和如何清楚沟通最新消息。只有当医护人员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时,才能保护病患。”
陈文杰也在书中提到:“我不希望任何医护人员死亡,我希望他们能安全,我一直担心有人会牺牲,如果他们死了,我该如何面对他们的家人?”
他解释:“我可以很有肯定地说,我到了今天都还会担忧这一点,我不想要他们担心,但我有责任保护他们。”
为了保护医护人员,陈文杰指出当时必须做出许多艰难的抉择,例如让医护人员取消假期,分组轮更长的班,加重了医护人员的疲倦。分队运作持续将近八个月,陈文杰说如果能重新选择他可能会提前调整,好让大家可以喘息,但当时对病毒缺乏认识,大家就只能咬紧牙关。
资深医生所分享的沙斯抗疫经历也启发年轻医生。潘宜志描述,不少年轻医生主动到隔离病房工作,也会为同事写感谢卡和录制教程视频。
陈文杰指出,到了德尔塔毒株成为主流时,重症患者的增加导致加护病房床位吃紧;轮到奥密克戎时,虽然病患病情普遍不严重,但人数却很多,加剧急诊室的工作。
如今疫情缓和后,医院也须照顾之前忽略的慢性病病患,抗疫工作仍未结束。
Tags:
News Article,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Lianhe Zaobao, Respiratory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Emergency Medicine, Patient Care
;
;
;
;
News Article;
;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
Lianhe Zaobao;
;
;
Respiratory & Critical Care Medicine;Emergency Medicine;
;
Patient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