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流鼻涕、打喷嚏或鼻塞?有这些症状,比较大的可能是患了过敏性鼻炎,也有部分是患鼻窦炎。(iStock图片)
鼻窦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鼻窦炎是一种暂时性感染,一般10天左右会自行缓解与痊愈。慢性鼻窦炎大致可分为不伴有鼻息肉或伴有鼻息肉;较小的鼻息肉可能不会产生症状,但较大或多发的鼻息肉可能堵塞鼻道,导致呼吸不顺畅,丧失嗅觉和频繁感染。
在公共场所以至工作地点,常能听见有的人鼻子发出嗦嗦声响,他们显然是在控制往下流的鼻涕。
新加坡中央医院耳鼻喉高级顾问医生张伟洋解释,早上流鼻涕、打喷嚏或鼻塞,是很普通的鼻子毛病。有这些症状,比较大的可能是患了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也有部分是患鼻窦炎(sinusitis)。
张医生也是头部与颈部的外科医生。他指出,新加坡约有半数人口患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患者虽没统计数字,却也不罕见,以30至50岁群体为多,男女没显著区别。
急性鼻窦炎常伴有感冒
张伟洋医生解释,过敏性鼻炎大多数因室内尘螨引起,鼻水透明,症状一般只持续一两个小时就消失。鼻窦炎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
人的鼻窦共有四对,平时充满了空气:上颌窦在眼睛下方,额窦在眼睛上方,筛窦在两眼之间,蝶窦在眼睛后方。
健康的鼻窦会产生黏液,滋润鼻窦和鼻道内侧。不过,当黏膜发炎时,鼻窦就无法正常排除黏液。黏液累积后便容易引起感染,导致鼻涕带青黄色、鼻塞、脸部感觉肿胀、头痛、咳痰、口臭、疲累、发烧,以至嗅觉失灵。如果有哮喘病,鼻窦感染可能使病情恶化。
急性鼻窦炎是一种暂时性感染,常伴有感冒,一般在10天左右会自行缓解与痊愈。假使鼻窦炎症状持续三个月,便是已经演变为慢性鼻窦炎的迹象。
张伟洋医生指出,鼻窦炎发生的原因多方面,包括常见的细菌感染。此外,病毒和真菌等也会使鼻窦发炎,其中以罕见的急性侵袭性真菌引起的鼻窦炎,病情较凶险,会蔓延到鼻子外的器官。
“鼻窦炎很少数为遗传,不过,蛀牙患者须小心,蛀牙的细菌也可能侵入鼻窦黏膜。”
慢性鼻窦炎怎么治疗
慢性鼻窦炎可大致分为两类,不伴有鼻息肉或伴有鼻息肉。鼻息肉是鼻窦黏膜严重肿胀形成的透明物,常出现在鼻道或鼻窦表层,像泪珠或葡萄那样挂着,是一种柔软、无痛的非癌性组织。较小的鼻息肉可能不会产生症状。较大或多发的鼻息肉可能堵塞鼻道,导致呼吸不顺畅,丧失嗅觉和频繁感染。鼻息肉可影响任何人,但在成人中更常见。
张伟洋医生指出,导致大部分鼻息肉发炎的原因,是嗜酸性粒细胞被激活。这与哮喘的致病因素相似,因此两者的治疗方法也类似。
他说:“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法,主要是给病人服用抗生素和使用类固醇喷鼻剂,有的还须动手术清除脓包。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动手术切除鼻息肉是必要疗法,不过,单凭手术大多数情况不能断根,鼻息肉还会长出来,患者仍须每天使用类固醇喷鼻剂。”
他补充说,切除鼻息肉的手术须全身麻醉,手术后的前两星期伤口还会流血,完全痊愈需四至八个星期的时间。
单克隆抗体疗法
可治哮喘和鼻息肉鼻窦炎
张伟洋医生也介绍一种新的治疗法——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疗法,能针对导致鼻息肉和哮喘炎症发生的嗜酸性粒细胞作用。这种治疗法适用于严重无法控制的哮喘及鼻息肉鼻窦炎,且能同时治疗这两种疾病。然而这类药物价格昂贵,不在政府津贴药物范围内,而且须持续使用以延长疗效。不过,它仍是需要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病人的另一个选择,因为长期口服类固醇会产生显著的不良副作用。
鉴于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患者日增,张医生建议患者应该到专科诊所接受准确的诊断,“医生会将一个柔软纤细的内窥镜插入鼻孔中。内窥镜包含光纤,可传输光线照亮鼻子的内部,并提供鼻道和鼻窦入口的实时图像,医生便能由此识别任何异常,如肿胀、脓汁或息肉。”
关于喷鼻剂的使用,张医生认为,患者最好遵循医生建议使用类固醇制剂。鼻内使用的类固醇制剂,是有效的消炎药,有助于改善鼻窦炎症状。对儿童来说,也是安全的药剂。如果使用一般药店能买到的非处方减充血喷鼻剂(decongestant),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效用也越来越低。
鼻中隔偏曲未必是外伤所致
引起慢性鼻窦炎的原因还包括鼻中隔偏曲(deviated septum)。鼻中隔即两侧鼻孔的间壁,如果偏一边弯曲,就可能限制或阻塞鼻窦通道,导致鼻窦炎的症状加重。
张伟洋医生解释:“鼻中隔偏曲不一定由外伤所致,常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若病人因此长期受鼻塞的困扰,可做鼻中隔成形术纠正,但是某些鼻中隔手术,过后仍存在恢复偏曲的风险。
张医生总结说,上述的鼻子问题,不治疗并无生命危险。只是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日常生活,如吃东西没味道,睡眠不好等,从而也间接对整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Tags:
News Article,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Lianhe Zaobao, Otolaryngology (ENT), Patient Care
;
;
;
;
News Article;
;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
Lianhe Zaobao;
;
;
Otolaryngology (ENT);
;
Patient Care